2025地價稅懶人包:繳納時間、繳納對象、稅率計算一次看懂

樂屋網
分享:
瀏覽數 :  21

每年11月即將繳納地價稅,只要在台灣名下有登記土地,都需要繳交。(圖片來源:freepik)

每年11月即將繳納地價稅,只要在台灣名下有登記土地,都需要繳交。(圖片來源:freepik)

地價稅是什麼?

地價稅是針對土地持有人課徵的一種稅,不同於房屋稅針對「房屋價值」課徵,地價稅是針對「土地價值」課徵。只要在台灣名下有登記土地,每年都需要繳納,若價值高於一定水準,還需要繳納豪宅稅。

延伸閱讀:豪宅定義、豪宅稅制變動一次解析

買屋時除了房屋本身,也包括了建物所涵蓋的土地,不管新大樓、舊公寓也都有一定比例的土地持分,需依持有大小來繳納地價稅。

地價稅繳納時間、繳納對象

繳納時間:每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

地價稅每年徵收一次,課稅期間為當年1月1日至12月31日,繳納期間則在每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。但如2025年遇例假日,繳納期限順延至12月1日。地價稅若逾期繳納,每超過3日按應納稅額加徵1%滯納金,最高加徵10%。超過30日未繳,且未申請復查者,將移送強制執行。

誰要繳納地價稅?土地所有權人等共4類

而誰需要繳納地價稅呢?除了字面上最容易理解的土地所有權人外,還有另外3類人也需要繳納地價稅,以下針對4種類型一一說明。

一、土地所有權人

土地所有權人就是擁有土地所有權的自然人或法人,若是分別共有的土地,地價若就以共有人各自擁有的部分為納稅義務人。

延伸閱讀:夫妻或情侶買房共同持有好嗎?優缺點一次看

二、典權人

若該土地設定了「典權」,則由土地使用者負責繳稅,而土地非所有權人。

延伸閱讀:典權是什麼?跟抵押權有什麼不一樣?

三、承領人/耕作權人

該土地若有人用「承領」或「耕作權」的方式使用,則亦由使用者繳稅,而非所有權人。此狀況常見農牧用地或農戶。

四、受託人

若土地被設為「信託」,則受託人需為該土地繳納稅金。受託人是指在法律或道德上受到委託,為他人或特定目的管理、處分財產的人,如銀行、證券商或信託業者等。

土地買賣後誰繳稅?依照「納稅義務基準日」8月31日

實務上最讓人混淆的,就是在買賣之後,到底地價稅是該由新地主或原地主繳納?依《土地稅法》規定,是依照「納稅義務基準日」8月31日的土地狀況來判斷。8月31日當天地政機關土地登記簿上所載的土地所有權人,無論擁有土地時間長短,即為當年度地價稅納稅義務人,負責繳納全年地價稅。

舉例來說,小明今年把土地賣給花花,並在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登記,由於8月31日土地所有權人登記為花花,所以2025年的地價稅由花花繳納。但若買賣登記有所拖延,在9月1日以後才辦妥,那麼就由小明繳納2025年的地價稅。

地價稅怎麼算?一般用地、自用住宅差很大

地價稅的計算公式為:(地段土地面積 × 地段申報地價)× 對應的地價稅率 – 累進差額。由於採用「累進稅率」課徵,在同一縣市名下土地越多,稅率越高,負擔越重。第1級的適用稅率是10%,但超過累進起點後第2級至第6級的土地,從15%開始最高可課徵至55%。

各縣市的累進起點地價不同,且每2年調整一次。它是指以各縣市土地7公畝(700平方公尺)的平均地價為準(不含特定用地),決定了累進稅率的起徵點。想要查詢2025年應繳地價稅額,可以直接上「線上查繳稅系統」或向土地所在地的稅捐稽徵機關申請補發稅單。

線上查繳稅系統:https://netap.tax.nat.gov.tw/PEFLRX/Ept_Login

財政部稅務入口網:地價稅計算方式

自用住宅「優惠稅率」 ,每年9月22日前申請

自用住宅用地的稅率為2‰(千分之二)與與一般用地基本稅率 10‰ 相比,至少節省4倍稅金。但要適用自用住宅稅率,需滿足4項條件,且務必在每年9月22日前提出申請,才能適用當年度優惠。

自用住宅稅率條件:戶籍登記

土地所有權人、配偶或直系親屬(成年或已滿 18 歲)需在該地辦妥戶籍登記,且設籍以一處為限。

自用住宅稅率條件:房屋所有權

地上房屋須為土地所有權人、配偶或直系親屬所有。

自用住宅稅率條件:面積限制

都市土地面積不超過300平方公尺(約90.75坪);非都市土地不超過700平方公尺。

自用住宅稅率條件:無出租營業

地上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。

地價稅常見Q&A

問:房屋稅已是自住稅率,地價稅還需要申請嗎?

需要。

房屋稅與地價稅的自用住宅適用條件不同,地價稅必須另外提出申請。申請地價稅優惠(2‰)還以設籍為關鍵,且務必在9月22日前完成申請。

問:土地上若有兩間房屋打通使用,如何申請優惠稅率?

可以。

只要土地使用及其他條件符合地價稅自用住宅要件,仍可合併認定,適用優惠稅率。

問:房子1樓營業, 2樓以上自用,也適用自住稅率嗎?

可以。

若自用與營業用的土地面積可以明確劃分,可依照**「實際使用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例」**,分別適用一般用地(營業用)與自用住宅用地(住家用)稅率課徵地價稅。

問:若擁有多筆土地,會收到幾張地價稅單?

地價稅為地方稅,是依各直轄市、縣市分別計算。若擁有土地位於台灣的三個縣市,則會收到這三個縣市分別開立的地價稅繳款書。

但因地價稅採「歸戶繳納」,會將同一縣市的所有土地總地價合併計稅。如小明在屏東縣有兩筆土地,台北市一筆,則會收到一張屏東縣、一張台北市的地價稅單。

問:如果土地與戶籍在不同縣市,地價稅應以哪個地區為主?

地價稅需向土地所在地稅捐稽徵機關洽詢。

例如土地坐落在桃園市內,可向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詢問。但繳款書原則上則會依登記中的通訊地址寄送。

 

資料來源:財政部稅務入口網

文章來源:2025地價稅懶人包:繳納時間、繳納對象、稅率計算一次看懂

分享:
關於記者 樂屋網

「樂屋網」是一個開放的房地產資訊平台,以成為消費者值得信賴的房地產資訊平台為使命,致力媒合買賣群眾、縮減用戶交易時間成本,並持續優化用戶體驗,提供房地產買賣出租、新建預售、即時具公正性之市場成交行情資訊、買房知識等,讓消費者一站搞定所有「住」的問題。
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