聰明買房策略!別再只跟一位房仲看房,改「跟三個仲介看三間房」節省十幾萬

房仲是你找房路上的好夥伴,但切記,不要單押一位房仲協助。(示意圖 藍浩勻)
買房,是許多人一生中的重大里程碑,然而,對於剛踏入這個市場的新手來說,面對琳瑯滿目的資訊、複雜的流程,以及數不清的房仲,常常感到手足無措。其中,最常見的迷思就是:為了節省時間,只跟一個房仲合作。
然而,這篇文章要告訴您一個顛覆傳統的觀念:「不是跟一個仲介看三間房,而是跟三個仲介看三間房。」 這句話不僅僅是文字遊戲,它背後隱藏著一套更有效率、更安全的買房哲學。
▋為什麼「跟一個仲介看三間房」是常見的陷阱?
當您決定買房時,很自然地會尋找一位信任的房仲,希望他能為您找到心儀的物件。您可能會在網路上看到某個物件很喜歡,於是打電話給房仲,然後他會帶您看這間房,並順便介紹其他兩、三間同類型的物件。
這看起來很有效率,但實際上可能存在以下問題:
- 物件來源有限:仲介主要能帶看的物件,通常是來自「自己公司承攬的委託案」或「聯賣系統共享的物件」,但市場上有更多物件,未必都會出現在同一家公司的系統裡。換句話說,你所看到的房子,並非市場的全貌。 
- 促成交的銷售:仲介的目標是促成成交,因此他通常會帶你看:成交機率高的物件(屋況好、價格合理)、自己公司主推的物件(毛利較高或是委託積極)、他認為符合你需求的物件(但未必是你想像中的)。您在單一資訊來源的情況下,很容易被動地接受他的說法。 
- 缺乏議價空間: 如果您只跟一個房仲接觸,他會知道您對特定物件的興趣,在議價時,您將處於弱勢地位。 
▋為什麼「跟三個仲介看三間房」才是聰明的選擇?
現在,讓我們換個思維。想像一下,您聯繫了三位不同的房仲,每位房仲都為您推薦一間符合您需求的房子。這聽起來好像更麻煩,但其實不然。這個策略的核心在於:讓不同房仲為您提供「不同視角的資訊」,並從中建立您的「房產資料庫」。
以下是這個策略的幾個主要優勢:
▍廣泛收集市場資訊,建立您的「房產資料庫」
這三個房仲可能來自不同品牌(例如:信義、永慶、中信),他們所屬的房仲體系、專攻的區域、手上的物件清單都可能不同。
- 不同體系的物件: 您可以一次性地看到來自不同體系的房源,大大拓展了您的選擇範圍。 
- 不同房仲的專業: 每個房仲都有他專精的區域和物件類型。一位可能對老屋改建很了解,另一位可能專攻新成屋,還有一位可能對特定學區的物件很有研究。透過與他們互動,您可以快速吸收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。 
- 真實的市場價格: 當三位房仲都推薦同一個區域的物件時,您可以透過他們所提供的物件資訊,交叉比對該區域的實際成交價,等於擴大了「物件取樣範圍」。這將幫助您更客觀地評估房價,避免被單一房仲的報價所誤導。 
▍學習辨識房仲的專業與誠信
「跟三個仲介看三間房」的過程,就像是為自己進行一場「房仲面試」。您可以從以下幾點觀察,判斷哪位房仲是值得長期合作的對象:
- 房仲的提問與傾聽: 好的房仲會先花時間了解您的需求,包括預算、地點、房型、生活習慣等。而差的房仲可能只會急著推銷手上的物件。 
- 專業知識與服務態度: 好的房仲不僅會介紹物件的優點,也會主動告知您可能存在的缺點(例如:漏水、管線老舊、鄰居關係等),並能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。同時,他們也會積極為您解答各種疑問,並提供後續的服務。 
- 資料準備: 專業的房仲在帶您看房前,會準備好詳盡的物件資料,例如:不動產說明書、建物謄本、平面圖等。這不僅代表他對工作負責,也讓您能更清楚地了解物件的全貌。 
從三人之中挑出最合適的合作對象,而不是「因為第一個帶我看房的人就只跟他走到底」。
▍提升您的議價籌碼
當您同時與多位房仲互動時,您就不再是「非買不可」的被動買家,而是擁有「貨比三家」的主動權。
- 製造競爭: 當房仲知道您還有其他房仲在服務時,他們會更努力地為您提供更好的服務,甚至會主動在價格上幫您爭取更多空間。因為他們知道,如果您對他們提供的服務不滿意,隨時可以轉而與其他房仲合作。 
- 避免被單一房仲鎖定: 如果您只跟一個房仲合作,他可能會不斷推銷手上的物件,並讓您簽下專任委託,從而限制您的選擇。而透過與多位房仲的互動,您可以保持決策的自由,並在不同的物件中進行比較。 
- 測試行情與報價差距: 不同仲介在報價與介紹方式上會有差異。有的仲介會如實告訴你行情。有的仲介可能報價偏高,希望你直接接受。也有人會用「先高後低」的方式,帶你看一間貴的,再帶一間相對便宜的,營造落差感。「真行情」和「話術」就在一線之間。 
▋如何實踐「跟三個仲介看三間房」?
這個策略聽起來很棒,但實際操作時該如何進行呢?
尋找三個房仲: 在您鎖定的區域內,透過網路、朋友介紹、或直接走進不同品牌的房仲門市,尋找三位口碑不錯的房仲。
明確告知需求: 在與每位房仲初次接觸時,明確地告訴他們您的預算、需求,以及您正在「多方諮詢」。這不是在說謊,而是讓他們知道您的買房態度是認真且理性的。
給予公平的機會: 讓每位房仲為您推薦一間符合您需求的房子。您可以事先設定條件,例如:屋齡、坪數、樓層等,讓他們推薦的物件具有可比性。
保持理性與客觀: 在看房的過程中,不要輕易透露您的喜好,並保持客觀。同時,您可以向不同的房仲詢問同一問題,例如:「這間房子的鄰居關係如何?」、「這附近的未來發展性如何?」,透過他們不同的回答,來判斷他們的專業與誠信,並且記錄與比較看過的每一間房優缺點。
不要急著下斡旋:剛開始看屋時,容易被仲介「現在就有人要出價」或「這間很快會賣掉」的話術影響。事實上,大部分物件在市場上會待個幾週到幾個月。建議至少看過 10 間以上,再考慮下斡旋,避免衝動買房。
結語
買房的過程就像一場馬拉松,需要耐心、毅力,以及聰明的策略。「不是跟一個仲介看三間房,而是跟三個仲介看三間房。」 這句話的核心,在於「保持選擇權,不被單一仲介綁住、打破資訊不對稱、訓練自己對房價的房感」。當您掌握了資訊主動權,您就能從被動的「被帶看」,轉變為主動的「資訊蒐集者」與「專業評估者」。
這不僅能幫助您找到更符合您需求的物件,更能讓您在買房的過程中,學會辨識專業的房仲,避免不必要的風險與損失。記住,買房是為了找到一個家,而聰明的策略,將讓您更順利地實現這個目標。
關於記者 樂屋網

「樂屋網」是一個開放的房地產資訊平台,以成為消費者值得信賴的房地產資訊平台為使命,致力媒合買賣群眾、縮減用戶交易時間成本,並持續優化用戶體驗,提供房地產買賣出租、新建預售、即時具公正性之市場成交行情資訊、買房知識等,讓消費者一站搞定所有「住」的問題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