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攜手產官學研 引領企業邁向淨零轉型 創辦人戴中興主持華人公益節永續論壇 打造從低碳到碳中和的實踐藍圖

ruby panda
分享:
瀏覽數 :  11

(台北訊)
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創辦人、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戴中興校長,於10月31日主持2025華人公益節永續轉型論壇,以「淨零碳排、永續轉型」為主題,邀集前環保署長魏國彥、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方元沂院長、渥盛集團盧均瑜董事長及丞恩國際蔬果杜裴君董事長等重量級貴賓,為台灣167萬家中小企業解析2050淨零目標的務實路徑,獲得總統賴清德賀電肯定。

戴中興校長開場即點出永續轉型的核心挑戰:「做永續不是一蹴可及,2050年雖然還很遙遠,但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知道企業第一步該做什麼。從低碳開始,再到碳中和,最後達到淨零排放,這是可行的步驟。」他強調,若不採取行動,預估本世紀末台北龍山寺將因海平面上升而淹水,「這不只是環境問題,更是國家、社會、人民共同的問題。」

打破迷思:永續不只是碳排,更是品牌溢價的關鍵
作為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創辦人,戴中興深耕永續領域多年,曾任全國商業總會要職。他在論壇中提出創新觀點:「做永續其實會發展你的品牌,這是一個生態系(Ecosystem)。品牌才能幫企業溢價,超過你的產品價值,你要IPO才有溢價空間,這個溢價才有能力做商業模式。」

他進一步解釋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的核心理念:「從企業發展、從新創公司活下來、活得好、上資本市場,這一條龍的經驗我們都有。今天在公益節的企業就是社會型企業——有擔當、有責任、對社會充滿公益,又是會賺錢的生意。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社會責任。」

戴中興強調,永續涵蓋聯合國SDGs十七項指標,不僅止於碳排議題,更包含社會人文關懷。「今天論壇從CSR(企業社會責任)、PSR(個人社會責任)、GSR(政府社會責任)到USR(大學社會責任)四個面向出發,讓產官學研共同為永續轉型找出路。」

專家警示:供應鏈長鞭效應,中小企業首當其衝
前環保署長魏國彥以地質學者的時間視角提出警告:「人類智慧生物可能只存在十萬年,若不妥善處理氣候問題,連活過恐龍一億多年都做不到。」他指出,台灣雖承諾2050淨零,但面臨中美科技戰、稀土管制等「長臂管轄」挑戰。

魏署長特別提出「長鞭效應」概念:「美國牛仔鞭輕輕一抖,末梢彈動極大。當供應鏈上游政策改變,處於末端的中小企業將承受最大衝擊。」他呼籲政府在能源政策上必須更張,目前台灣天然氣儲備僅11天,國際航運任何環節出問題都將導致孤立無援。

世代轉變:P世代重視使命,企業須以理念吸引人才
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方元沂院長分享教育現場觀察:「現在年輕人是P世代(Purpose世代),有志工系學生說不想去台積電,因為『不想包尿布過人生』。他們追求的是工作成就感和使命感。」

方院長強調,ChatGPT時代改變了教育模式:「知識取得不再困難,我們要教的是辨識能力和行動力。」文化大學推動永續學程、帶學生到北海岸執行USR計畫,讓學生從實踐中產生改變社會的動力。

企業實踐:從體驗教育到循環農業的獲利方程式
渥盛集團盧均瑜董事長以25年體驗式教育經驗分享:「我們年服務4,000個客戶、執行500場公益,已完成影響力報告書(Impact Report)。」她透露永續轉型的祕密:「從環保教材、數位化編輯到循環袋,五、六年後發現反而更省錢。」

丞恩國際蔬果杜裴君董事長則示範農業供應鏈減碳:「我們七成水果直接從產地到餐桌,讓早上在產地的蔬果,下午到倉儲,晚上就上消費者餐桌。」他推動農民低碳耕作、設立醜蔬果專區、包裝籃押金制度,實踐「減碳不是口號,是讓地球、農民、消費者共好的日常。」

CarneuBank實踐:從國際碳權到餐廳碳中和的全方位解決方案
戴中興校長分享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正在執行的專案:「我們目前在非洲莫三比克進行紅樹林復育計畫,面積有三個台灣大,因為紅樹林兩年就可以再生,碳匯分數較高,價格也較好。我們協助特定上市公司採購碳權,因為台灣綠電不夠,必須用碳權開發方式降低稅負。」

他強調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的服務不只針對大企業:「從生活上、從節能、從低碳到碳中和,我們都可以做。目前已發展到連餐廳都能碳中和,包括很多事務所、活動,連記者會都可以做碳中和。」

戴中興提出企業永續四步驟:「第一是輸入——你輸入什麼理念給企業;第二是輸出——企業產生什麼行動;第三是結果——財報呈現什麼;第四是影響——社會影響力產生後,品牌會上來,你的股票不會只值十塊錢。」

以終為始:用資本市場反推永續,打群架時代來臨
論壇尾聲,戴中興總結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的核心理念:「記住以終為始,用資本市場反推你的品牌做永續。這個永續可以用社會資源一起來做,不要單打獨鬥,這是一個打群架的時代。」

對於現場中小企業主,戴中興給出務實建議:「每家公司都有基準年,比如今天開始做溫室盤查,你的基準年就是2024年。台灣在2007年達到碳達峰,現在要從低碳做到碳中和再到淨零。我們不能只考慮,要回到數字、回到真實面,讓地球越來越好。」

本屆華人公益節共74個企業及個人獲獎,由台北市商業會、中華工商經貿科技發展協會主辦,日本國際交流協會等七個單位協辦,展現跨域協作推動永續價值的決心。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將持續攜手產官學研,為台灣企業打造從低碳到淨零的完整解決方案。

 

 

關於記者 ruby panda

相關文章: